最近,WWE又悄悄进行了一波“超级巨星姓名清洗”行动,删除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奇怪昵称,让不少粉丝大呼:“终于下手了!”
作为摔角世界的传统,外号(Nicknames)是选手身份、气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毕竟,一提到**“疯狂野人(Macho Man)”,大家脑海立刻浮现兰迪·萨维奇(Randy Savage)的经典形象;“百万富翁(Million Dollar Man)”一说,马上联想到泰德·迪比亚斯(Ted DiBiase);“擂台将军(The Ring General)”**,更是冈瑟(Gunther)专属。然而,并非所有外号都能成为经典。
这次,WWE正式将一些“累赘”式外号从官网和宣传中移除,引发粉丝热议。

被“清洗”的名单:
- 塞斯·罗林斯(Seth Rollins)——告别“弗里金(Freakin’)”外号
- 以往官网显示为**”Seth ‘Freakin’ Rollins”,现已恢复纯正本名**“Seth Rollins”。
- 虽然“Freakin’”一度成为他“癫狂小丑”形象的象征,但对于日常宣传和正式场合,显得拖沓无力,难登大雅之堂。
- 布朗森·里德(Bronson Reed)——不再“Big”
- “Big Bronson Reed”从2023年8月开始出现,意图凸显他的体型,但网友一致吐槽:“难道真要有‘高个达米安·普里斯特(Tall Damian Priest)’吗?”
- 如今,官网已去掉“Big”,还原为单纯的“Bronson Reed”,让人感觉清爽利落。
- 多米尼克·米斯特里奥(Dominik Mysterio)——“肮脏(Dirty)”被扫地出门
- 2023年7月以来,“Dirty Dominik Mysterio”成为他邪恶反派的标志性称呼,尤其与“审判日(Judgment Day)”团队风格契合。
- 然而目前,官网已删除“Dirty”字眼,但粉丝表示:“Dirty Dom”这名号其实挺顺口啊!”
为什么这些外号被砍?
摔迷媒体Fightful报道指出,这一系列动作,其实与WWE新管理层致力于“去花哨化”、回归简洁有力的品牌风格密切相关。毕竟,有些外号虽然意在突出个性,但如果太敷衍或太刻意,反而让选手看起来像小学生写作文凑字数。
以下为粉丝最常吐槽的几点理由:
- “Big” Bronson Reed:好像找不到别的词了,单纯“大只”难道就能打得厉害?那“胖胖欧提斯(Fat Otis)”也行啊?
- “Dirty” Dominik:虽然角色上对味,但官方场合反复强调“肮脏”多少有些不雅,不如在剧情里保留,正式场合去掉。
- “Freakin’” Seth Rollins:当初还挺带感,但现在已经进化成世界冠军,作为头衔名称有些“杀马特”气质,影响庄重。
历史上的“外号翻车”经典
其实,WWE历史上出现过不少被粉丝疯狂吐槽、后来默默被遗忘的“失败外号”,例如:
外号 | 对象 | 粉丝吐槽 |
---|---|---|
熊猫侠(Bearcat) | 基思·李(Keith Lee) | “熊猫?什么鬼?李科学自己都无语” |
硬汉(Hardy Boyz里的Hardy) | 杰夫&马特·哈迪兄弟(Jeff & Matt Hardy) | 后期强行硬汉,粉丝戏称“假硬” |
黑羊(Black Sheep) | 布朗·斯图曼(Braun Strowman) | 没人真记得这称号,直接叫布朗不香吗? |
去掉外号的潜台词:WWE品牌转型?
值得一提的是,WWE新任管理层上任后,显然在推动公司整体形象“职业化、国际化”。去掉低幼、重复、毫无意义的外号,某种程度上也在为选手提升品牌调性。
如今WWE不仅仅是“摔角娱乐”,更是面对全球市场的超级品牌,选手名号简洁、响亮,有利于跨媒体、跨领域推广——尤其是罗林斯、雷恩斯这种“头牌巨星”,名字一出,全场安静,无需赘述。
粉丝反应:好坏参半
对于这波调整,粉丝呈现两极分化:
态度 | 粉丝观点 |
---|---|
支持 | “终于不尬了,特别是Big Bronson Reed,听着就不配他!” |
反对 | “Dirty Dom挺酷的啊!不应该砍!” |
中立 | “只要不砍‘擂台将军(Gunther)’,随便!” |
个人小点评:
WWE这次**“外号清理行动”**,虽然看似小事,实则是品牌战略升级的体现。说白了,不是每个选手都适合强行贴标签,尤其“Big”、“Dirty”这种听上去像是初中生小圈子里的外号,真没必要用在全球明星身上。
但像**“擂台将军”冈瑟(Gunther)、“人类毁灭机器”布洛克·莱斯纳(Brock Lesnar)**这种硬核、风格一致的称号,反而成为选手的标志。所以,取外号还是要看匹配度。
希望未来WWE能继续秉持“宁缺毋滥”的态度,给粉丝更多值得铭记的选手形象!
原创文章,作者:爱美摔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爱美摔